一切为了群众的认可
张村镇东张峪第一书记 任 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自2016年12月党校帮扶平陆东张峪村以来,我和工作队全体人员,在校委、张村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与东张峪村两委一起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办实事为目标,以为党校争光添彩为动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帮扶目标。
如果用宏观的一句话来总结一年多来我们的帮扶经验的话,那就是帮扶必须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办实事为目标,真扶贫扶真贫,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百姓的认可,才能对得起上级领导的信任,才能不辜负我们这样一次重要的人生经历。
2016年底刚进入帮扶村,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明确东张峪村在脱贫方面主要面临五大问题,一是主导产业(干果经济林、大棚蔬菜)规模不大结构不优且缺水;二是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像样的村委会和村民文化活动场所等;三是部分贫困户主动脱贫意愿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在扶“志”方面任务还很艰巨;四是部分年龄在50岁以下的贫困户没有掌握脱贫技能,且主动学习技术愿望不强,在扶“智”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五是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为此,2017年工作我们都主要围绕这五大问题来开展帮扶工作。
为了解决主导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优且缺水的问题,2017年,我们采取“自选种、自栽植、自管理、自收益”模式鼓励支持贫困户种植干果经济林200亩左右,进一步壮大优化了主导产业;打两眼机井,解决了主导产业发展缺水的问题。
为了完善基础设施,2017年我们新建500方蓄水池,解决了人畜吃水问题;更换和新增三台变压器,较好解决了用电问题;新建文化教育中心10间,为村民文化活动提供好的场所。
为了解决村里集体经济收入破零问题,我们用好市里配套的10万元帮扶资金,为村里安装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预计为村集体每年带来1万元左右的收入。
为了解决扶“智”问题,我们动员11名年龄在18岁——50岁之间的贫困户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应该说为了动员这些贫困户,我们还是下了不少功夫,尽管长年在村的适龄贫困户不多,且好多也有其他工作,培训意愿不强,但我们还是多措并举既要求村委动员,还要求帮扶责任人专门打电话动员,我们工作队更是借着入户、路边碰见、村民来找我们等多种场合给适龄的贫困户讲培训的好处,因为就像县委县政府多次指出的,培训是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可以说是帮扶中见效最快、效益最明显的脱贫措施之一。所以,我们是高度重视这个事情,最后效果还算不错,到今年还有一些人问我新的培训什么时候开始,想报名。
为了解决扶“志”问题,我们重点发挥党校的特色,一方面我们工作队全体成员,利用村里老年节、夏季文艺下乡、扶贫政策宣讲会等村民集中的场合,宣传党和国家好政策、宣传党校和村两委为了村里脱贫当年干的重大实事,以让村民感恩党和政府,感谢帮扶单位和村两委,也刺激他们自我加大力度主动脱贫。另一方面在工作队已在公开场合集中宣传政策的基础上,让帮扶责任人在每次入户的时候除了了解其他情况,也要想贫困户讲政策,讲党校和村两委为了村里脱贫当年干的重大实事,以解决政策宣讲最后“一公里”问题,从而努力实现让村民感恩党和政府,感谢帮扶单位和村两委,并刺激他们自我加大力度主动脱贫。
党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17年、18年春节都分别拿出6000元左右年终慰问贫困户、17年重阳节拿出5000元支持协助筹办老年节,今年又拿出2.8万元支持村里开展项目,其目的还是在自己真帮扶的情况下,刺激和带动村两委和贫困户努力发挥主体作用,所以经常开会的时候,我都会给他们说帮扶单位都这么用心,大家自己更要用心,大家用心了,帮扶单位才会更用心,这样才能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实现脱贫。
我们17年工作获得了平陆县委、张村镇党委政府的认可,17年党校被授予帮扶“模范单位”,我本人被授予“模范第一书记”。更重要的是这些工作也获得了村两委和村民的认可,多个场合都说这次党校帮扶队是东张峪几十年来遇到的最好的帮扶工作队,还专程给党校送来了锦旗。
2018年,我们将继续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和村两委一起更加努力的工作,为村里多办实事,把党校良好形象扎根在东张峪村,用扎扎实实的脱贫成效彰显我们党校的理论教育力量,记录我们个人难忘的人生经历,用自豪和欣慰书写我们无怨无悔的扶贫历程。